临海市国资局以国资国企改革为重点,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推进重点项目融资,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截至2017年9月,全市3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411.35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所有者权益总额264.39亿元,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20%。市国资局直接管理的企业资产总额224.33亿元,同比增长0.47%,其中所有者权益总额178.67亿元,同比增长9 %,销售收入168万元。
一、发力促改革,推进国资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
一是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浙委发〔2014〕24号)文件精神,稳步推进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同时,根据“行业相近、资产相关、区分行政职能和企业行为”的原则,对临海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整合重组后分类注入相关国资平台公司,推进国有企业和资产向大平台集中,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充实资本规模,实现国资平台公司转型为投融资、建设、经营和管理一体化的企业,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融资体系,着力破解融资平台举债的政策性限制,同时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公司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国资平台公司实施方案》,并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后发文实施,构建了“1+1+N”的国资平台公司体系。
二是理顺体制,依规转型。积极推进国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与市场化运营公司相配套的党的建设、领导人员管理、人才引进与考核激励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家划转一家”、“不给公司增加负担”的原则,厘清产权、资产及人员关系,分步骤分情况整合划入。截至目前,现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逐步分类整合、重组、归并和改造,构建了以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母体、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市城市建设发展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子公司的国资平台公司体系。市教育发展公司等25家公司依法依规整体划转并入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等国资平台公司,企业资本规模进一步充实,实体化运作进一步深化。
二、聚力投融资,加大重点项目保障力度
一是打通融资“泉眼”,备足项目“粮草”。演好“粮草官”角色,助推“双百”行动,联合临海市发改、财政等部门成立“百大项目、百团攻坚”融资攻坚团队,通过信息动态分析、存量授信金融机构对接会、项目融资工作对接会等方式,做好市水务集团、市旅发公司、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等实体化企业项目融资的谋划和服务工作,打通融资“泉眼”。2017年,新到位项目贷款资金21.29亿元,新增项目担保资金34.25亿元,有效保障了方溪水库移民安置、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台州府城创5A景区、剿灭劣V类水等“五水共治”项目以及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十多个项目的资金需求。
二是深入一线帮扶,推进“双百”项目。积极抓好“双百”项目领衔牵头工作,成立以局长杨齐革为组长的双百项目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帮扶对接企业解决有关项目困难。截至2017年11月,浙江东邦药业有限公司年产400吨头孢克洛酶法项目涉及的污水排放容量指标问题得到解决,完成投资额1200万元,厂房整体工程基本完工;杜桥至盈峙公路延伸至红脚岩工程前期工作按期推进,已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初稿和项目现场考察,总体工可文本编制工作正按季度工作目标稳步推进。
三、着力转职能,增强国企内部监管效能
一是强化制度落实,完善管理体系。参与研究出台《临海市直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研究制定《临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年度工作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临海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年薪制办法》,理顺市直属国有企业领导管理体制,激发了国企领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017年,按照规定程序,完成4家市直属国有企业2016年度考核,对市国投公司等11家的国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班子进行了任免和调整。加强国有企业机构编制和劳动用工管理,启动市旅发、市交投等市直属国有企业“三定”方案的编制,严格把好“进人关”。全年共开展16批次公开招录101人(其中编外用工39人),对国资局直属10家企业的员工实行实名制管理。
二是加强内部管控,强化资产监管。编印《市国资局办事流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国有资产评估核准和备案等17个审批事项的审批程序进行细化,全面梳理和公开服务事项目录,明确了各事项具体负责人及经办人,方便国企办事。每月对全市国有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监控,每季度收集汇总,编制财务及融资状况报告,及时准确地掌握国有企业资产变动及盈亏,以防资产流失。实行财务专项检查,对直接管理的13家共27个独立核算单位实地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探索建立资金支付短信提示监督制度、印鉴跨科室分离管理制度和财务人员个人征信上报制度,强化企业内控,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登记建档管理工作,规范国有企业房产出租,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分享到: |